• 返回首頁 在線留言 聯系我們

    產品搜索 更多

    產品目錄

    首頁 > 技術文章 > 如何從面部表情追蹤親子心理健康問題?

    技術文章

    如何從面部表情追蹤親子心理健康問題?
    更新時間:2023-10-20   點擊次數:188次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是當代教育體系下不斷被正視的社會議題,而親子關系是情感的溫床,在心理健康中起著關鍵作用。日常的家庭生活,父母與孩子的互動中流動著不同的情緒,過往研究表明,父母的情緒表達對青少年心理健康存在影響,而青少年情緒表達與父母心理健康之間的也有關系。
    但在親子互動中我們常常會忽視一種最直接的情緒表達行為:面部表情。它對親子心理健康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呢?我們又該如何通過面部表情對情緒表達進行監測與追蹤呢?來自Rodosky和他團隊的研究就考察了青少年與父母互動時情緒的面部表情與內化心理健康癥狀的聯系(Rodosky et al.,2023),或許會帶給你一些啟示。

    青少年家庭的親子互動,令人擔憂
    親子互動無論在孩子幼兒時期還是青少年時期,都是父母關注的話題。相較于嬰幼兒時期,以父母為主導的言語、肢體、游戲模式或是教養模式為主的互動,處于青少年階段的孩子和父母都正面臨具有轉折性的,因為身份、自我認知等而產生的情緒變化。青少年逐漸脫離被動感知環境的階段,轉向主動的自我探索,與父母的互動關系也逐漸成為雙向與動態的形式。
    然而,青少年與父母的互動也可能令人擔憂。
    青春期的情緒功能的矛盾變化,而青少年的父母也會經歷情感上的挑戰,包括隨著他們的孩子進入青春期,這造成孩子與父母的沖突增加,以及焦慮和抑郁等心理健康癥狀的內化增加(Young et al.,2019)。

    轉瞬即逝的面部表情包含重要的信息
    在青少年與父母的互動中,情緒與心理健康之間存在聯系。其中,面部表情傳達了關鍵信息,除了影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外,還會影響父母的心理健康。
    多數研究主要集中在廣泛的情緒行為上,很少將面部表情作為一種在社交互動也十分重要的反應系統進行研究?,F在需要對微觀層面的行為進行研究,包括情緒的面部表情以及改變(如鈍化,更消極的面部表情,更少的微笑),這都被認為與內化心理健康癥狀有關(Davies et al.,2016)。因此,考慮到面部表情的重要社會功能,在青少年和父母的雙重背景下探索它們是至關重要的。


    自動算法給面部表情跟蹤識別帶來新可能
    迄今為止,許多研究都依賴于自我報告測量(有很多優點,但它們并不總是追蹤面部表情)或手動行為編碼(可能非常耗時和費力)來深入了解情緒功能。自動算法的出現使得通過算法追蹤面部表情成為可能,這些算法通?;?span style="color:#92b53d">面部動作編碼系統(FACS),可以推導出典型的消極表達、積極表達和中性表達的指標。大量研究已表明自動化和人類編碼方法之間存在相當大的趨同。

    在不同對話主題中進行互動
    研究邀請了29組青少年家庭,共56人參與實驗,青少年年齡在12-20歲之間,父母年齡在38-66歲之間。他們均來自當地大學青少年-照顧者互動研究的健康對照組(無精神病風險)。
    遵循二元互動的標準范式,青少年和父母需要分別進行沖突(關于不一致的話題)和愉快(關于愉快的話題)的對話,并且需要進行中立對話(關于過去一天的日常),每次對話互動進行10分鐘。在每次談話中,被試的面部表情都會被記錄下來,在談話結束后,被試分別對他們在談話中經歷的情緒進行評分,并完成焦慮和抑郁癥狀的測量問卷。

    如何追蹤分析面部表情并理解情緒?
    使用基于FACS的自動面部編碼軟件Noldus的FaceReader,對青少年和父母的面部情緒表情進行分析(Gupta et al., 2020)??梢岳妹娌縿幼鲉卧乃惴〝祿泶_定面部表情情緒的頻率和強度。本研究采用了FaceReader基本的情緒模塊,包括中性、憤怒、害怕、悲傷、厭惡、輕蔑、驚訝和快樂,逐幀分析面部表情。研究還使用了FaceReader的“連續校準"功能,以解釋每個人的中性表情作為基線。然后,將八種面部表情劃分為三類:
    (a)中性的(如中性表情);
    (b)消極的(如憤怒、害怕、悲傷、厭惡、輕蔑和驚訝表情的綜合平均值);
    (c)積極的(如快樂的表情)。
    研究者首先可以確定在每個視頻幀中哪種面部表情類別是主導的。然后確定對話視頻總幀數中每種面部表情類別的總頻率(某種主導表情的幀數/視頻總幀數)。最后,通過三種對話主題(沖突、愉快和中立)中平均每種面部表情類別的頻率來創建復合面部表情變量,得出能夠解釋不同情緒的中性情緒表情、消極情緒表情和積極情緒表情變量。


    除了消極表達,更需關注抑制性表達
    研究分析了青少年和父母樣本在三次10分鐘的二元互動中情緒表達的面部表情與內化心理健康癥狀(即焦慮和抑郁)的相關關系。結果如圖1所示,青少年中性表達水平越高,父母消極表達水平越高,青少年心理健康癥狀水平越高。
    當父母表現出更多消極的面部表情時,青少年更有可能經歷內化的心理健康癥狀,這表明父母的消極情緒行為(例如攻擊性、煩躁不安、懲罰性反應)與青少年較差的心理健康狀況之間存在聯系。此外,與父母交談時表現出更多中性表情的青少年也更有可能出現內化的心理健康癥狀,與抑郁癥的鈍化研究相一致(Davies et al.,2016)。這也提醒我們表達抑制與幸福感之間的聯系。與此同時,青少年的中性表情也與他們父母較高的內化心理健康癥狀有關。
    結果都呈現出面部表情的重要人際功能,證明了親子互動中情緒的面部表情作為青少年內化心理健康癥狀的行為相關因素的作用。

    圖1

    參考文獻
    Davies, H., Wolz, I., Leppanen, J., Fernandez-Aranda, F., Schmidt, U., & Tchanturia, K. (2016). Facial expression to emotional stimuli in nonpsychotic disorder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Neuroscience and Biobehavioral Reviews, 64, 252–271.
    Gupta, T., Haase, C. M., Strauss, G. P., Cohen, A. S., & Mittal, V. A. (2019).Alterations in facial expressivity in youth at clinical high-risk for psychosis.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128(4), 341–351.
    Rodosky, S. E., Stephens, J. E., Hittner, E. F., Rompilla Jr, D. B., Mittal, V. A., & Haase, C. M. (2023). Facial expressions in adolescent–parent interactions and mental health: A proof-of-concept study. Emotion.
    Young, K. S., Sandman, C. F., & Craske, M. G. (2019). Positive and negative emotion regulation in adolescence: Links to anxiety and depression. Brain Sciences, 9(4), Article 76.



    關注諾達思公眾號,聯系我們獲取更多產品信息及學術文章!

     

    分享到:

    返回列表 | 返回頂部
    上一篇 : caffeine處理過的免疫細胞對抑郁癥的影響    下一篇 :  手指軌跡跟蹤分析系統可以應用于以下領域或場景
    網站首頁 公司簡介 產品中心 招聘中心 技術支持 企業動態 聯系我們 管理登陸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廣順北大街33號院6號樓507
    GoogleSitemap 京ICP備13052109號-3
    諾達思
    • 電話/傳真

      86-10-84852246

    在線客服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综合精品蜜桃,男人j桶女人p免费视频,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裸体艺术,成年美女黄网站色大免费全看